本网讯 钱基德 戴志远 报道:11月19-21日,由中国航空学会指导,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牵头主办,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大飞机高原研究中心、国产民机飞行与运行支持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2025年第三届民航飞行与运行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
会议邀请了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局长欧阳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原主任刘清贵,上海市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金鸿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民机试飞中心总经理赵鹏,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涛,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培训和调配高级经理杨柳,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飞培中心副总经理李宁,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飞行部副总经理、飞行部分工会主席胡献忠,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培训部总经理郭良,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增,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总飞行师王晓宇,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心副主任王力,中飞院副院长方涛出席会议。
会议吸引了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全国知名高等院校专家、航空公司及行业优秀企业代表200余名专业学者参加此次大会,围绕行业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方涛表示,当前全球民航业正处于转型关键阶段,飞行安全、运行效率与人才培养面临更高要求,期待以论坛为纽带,深化“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共同探索安全运行新路径,推动民航安全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为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幕式由中飞院科研基地主任潘卫军教授主持。
论坛设置了主题汇报与特邀报告等多个环节,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中飞院副院长马建新团队带来“中飞院CBTA航线运输驾驶员整体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主题汇报,详细介绍了课程实施情况、成效及未来规划,为飞行员胜任能力培训提供了新思路。刘清贵以“安全作风需要‘严+细+实+精’”为题,通过395起人为征候案例,分析了民航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危险阶段,提出“(4+6)+(1+4)+2”最简安全策略,为行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借鉴。
特邀报告环节,杨柳、温涛、高鸿、李宁、王晓宇、张增等多位专家学者聚焦高原机型研制及运行、PLM-CBTA核心胜任力建设、功能性检查试飞规范、科技赋能飞行训练、飞行模拟设备质量管理、飞行员安全能力提升大数据方案、国产民机高原运行等前沿方向分享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汇聚多方智慧,通过多维度深入交流,系统擘画了飞行与运行技术发展蓝图,为提升飞行训练质量、提高飞行技术水平、护航飞行安全注入了强劲智力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