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关注中飞院“三大体系”
发布人:杜雨洲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5-10-31

本网讯 唐述瑞 王腾 报道:近日,《中国民航报》刊发《“三大体系”育民航英才——中飞院构建“大思政+大服务+大安全”体系侧记》文章,从增强思政引领能力、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方面讲述中飞院赋能高校育人工作。全文如下:

“三大体系”育民航英才

——中飞院构建“大思政+大服务+大安全”体系侧记

走进中飞院大门,宽阔大气的金鸥广场映入眼帘,广场上6株笔直挺拔的银杏树参天夺目。这一以6次获通用航空安全最高荣誉“金鸥杯”命名的广场,象征着安全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也象征着中飞院建校69年来,在安全飞行、治校育人方面的优异成绩和光荣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无论是航空安全还是校园安全,中飞院培育新时代民航专业技术人才、抓好安全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始终如一、毫不动摇。(继多次获得“航空安全金鸥杯”后,中飞院2次获得中国民航“飞行训练安全五星奖”)

增强思政引领能力 形成“大思政”

自今年初以来,时代楷模曲建武、党史专家薛庆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臻、著名作家阿来来到中飞院,与杰出校友杨元元、刘传健、赵鹏一起,或参加明德思政大讲堂,或走到思政队伍、学工队伍、学生队伍中间。他们畅谈人生理想,记述党史、国事,分析科学、未来,专注民航、飞行,汇聚起知识的清泉和民航的智慧。

中飞院党委书记林青山以“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民航使命”为主题讲党课,将百年党史、民航发展史及新时代青年责任深度融合,用“看得见的红色脉络”厚植学生报国初心。专业课教师深挖飞行、空管、机务等民航核心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打造“蓝天上的思政课”系列特色课程,推动价值观塑造和知识传授同步发展——从飞行原理中感悟科学精神,从空管调度中体会大局意识,在机务维修中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思政教育如盐溶于水,真正入脑入心。

此外,中飞院常态化开展“航空科普进校园”“机长大讲堂”“弘毅青年说”等品牌活动,年均组织科普宣讲近百场。邀请民航劳模工匠讲述红色航空史,覆盖学生超万人次;组建学生志愿团队,赴凉山州开展“传播民航文化,翱翔蓝天梦想”等活动,通过航模制作、模拟驾驶体验,将“志在蓝天”的种子播撒至偏远山区;青年学子以“我的民航梦”为切入口,讲述扎根一线、逐梦蓝天的成长故事,让“小人物”的奋斗呼应“大时代”的脉搏。

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构建“大服务”

中飞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围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涯指导、生活向导五大维度,构建全链条成长支持体系,推动学生工作从管理向服务深度转型。

精准关怀暖人心,架起师生“连心桥”。中飞院院长关立欣在中飞院天府校区分批次与学生谈心谈话,解决快递服务、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等实际问题47项,学生满意度达98%。针对部分学生学业困难问题,建立“5+7+N”重点帮扶学生体系,通过“一生一档”动态管理,累计帮扶学业困难学生200余人,挂科率同比下降15%,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生涯规划全程护航,点亮“未来灯塔”。一方面,中飞院领导班子带队访企拓岗304家,举办各类招聘专场569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94万个;另一方面,开展模拟求职大赛、“行业大咖面对面”等活动,困难毕业生累计获得求职补贴75.6万元,助力学子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心理健康护航青春,守护“心灵晴空”。实施“阳光心态,安全飞行”专项行动,年均开展辅导50余场,学生心理健康优良率达92%,为心怀蓝天的学子筑牢心理防线。

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实现“大安全”

4月,中飞院金鸥广场人声鼎沸。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来自四川省委政法委、教育工委等8个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和13所高校的6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开展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中飞院同步启动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包括主题班团委、征文、讲座、知识竞赛、微视频、海报设计大赛等10项子活动。

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开展,只是中飞院抓好校园安全工作的一个缩影。中飞院党委副书记王维正多次深入学生课堂、宿舍、操场、食堂,反复要求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要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多角度。为了明确红线底线,学院先后印发、修订17份各类文件;为了立规矩、画方圆,学院构建和完善了三级风险防范和化解体系,建立了校地、校校、校内、校企之间的联系;为了科技赋能、快速反应,学院建成覆盖重点区域的监控网络,建立了24小时响应、常态化巡控制度,开发了安全信息自愿报告系统。

中飞院拥有全国唯一的高校公安局,中飞院警务部门将行业优势转化为职业优势,理顺职责职能,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深化预防为主、科技支撑、协同共治,先后12次协调地方机构,建立校地协同联动机制,筑牢“教育—管理—防护”“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屏障。学院大力推行社区警务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心工作模式,推动警务服务中心高效运行,下沉50%以上警力至二级学院和学生社区,实现基层安全治理全覆盖。

下一篇:首批13名香港飞行学员入学中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