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空地一体化仿真系统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10-11-01

本网讯 李忠粮摄影报道:近日,记者从民航局在飞行学院主持召开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获悉,由该校高级工程师苏彬领衔的科研小组在空地一体化的仿真训练系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攻克了飞行模拟机和空管模拟器不能联合使用的障碍瓶颈。专家鉴定,该技术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内已经跨入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应用前景。

这是以民航西南管理局总工程师王坚为主任的8名专家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研制报告、技术报告、查新报告和用户报告,审查了有关技术资料,观看了现场演示,进行了全面质询,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鉴定意见。

据项目负责人苏彬介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飞行模拟机、空管模拟器在航空公司和飞行院校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的使用,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在数字仿真技术领域的现代化程度,而且对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训练成本,提高飞行训练安全、质量和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但长期以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产品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且教学与培训中,飞行模拟机和空管模拟器只能进行互无关联的单机运行。如飞行员使用飞行模拟机进行飞行训练时,由于没有相互关联的空管模拟器支持,其训练实际上是处在一个无任何空中管制的飞行区域内,特别是飞行员驾驶模拟机进行进、离场训练和空域训练时,会因缺少空地、空空互动的飞行通话环境,而缺乏真实感。此外,用于培养空管人员的雷达模拟机、程序管制模拟机和塔台管制模拟机等训练设备,其飞行动态模拟,通常由人工生成或由计算机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模拟仿真,这类仿真方法多数未考虑实际飞行中飞行员的操纵偏差,和接收并理解管制员指令时,可能造成的延迟等偏差,训练中管制员也同样因缺乏一个真实的通话环境。

为消除飞行模拟机、空管模拟器的上述缺点,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已将模拟训练技术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一体化训练阶段。而在我国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此背景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向民航局提出了立项申请,并获得专项支持。随即在民航局和飞行学院的推动下,项目组以前期成功开发的桌面模拟练习器为基础,组织力量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扩展、延伸和再开发。经过科研人员无数次实验、总结和优化方案,今年早些时候基于局域网的空地一体化飞行训练仿真环境终于褪尽残红,结出硕果。

专家指出,“空地一体化训练环境仿真系统”的完成,实现了多种机型飞机的仪表训练模拟、雷达管制模拟、塔台管制视景模拟、VHF通信模拟,以及教员台多功能管理;所建立的空地一体化模拟教学训练环境,满足了管制员和飞行员直接互动的需要,提高了训练的真实性、交互性和训练效率;该系统是飞行模拟训练系统和航空管制训练系统的有效补充,对提高训练质量,保证飞行安全具有积极作用;项目研究成果在国内民航飞行和航空管制一体化训练环境仿真方面具有创新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上一篇:“七年一剑”褪尽残红硕果出

下一篇:我校新一轮招飞启动 招飞覆盖16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