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空72亿美元购机 境外融资唱主角

发布人: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05-08-27 02:34:48

近日,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三家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上海航空接连发出公告,称已与美国波音公司就购买波音787飞机的事宜达成了最终协议。而这批每架售价高达1.2亿美元、总计72亿美元的波音公司新产品将考验各大航空公司的支付和融资能力。

早在今年的1月28日,中国有关人员与波音公司就在华盛顿签订了购买60架波音787飞机的初步协议。而国内的最终买方就是六大航空公司---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上海航空和厦门航空。其中,厦门航空也是南方航空的控股子公司。

对于标的---波音787飞机,波音公司的网站介绍道,该机的特色是燃油效率极高,与同级别飞机相比,可以节省20%的燃油,预计可使航空公司的盈利货运能力提高约45%。

由于配售零件的不同和配套服务的差异,按上述航空公司的公告价计算,基本在1.21亿至1.23亿美元之间。而各航空公司皆购买多架飞机,以东方航空购买15架来计算,价格在18.48亿美元左右。

然而,目前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由于燃油价格的上升,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各航空公司的财务报表都不太好看。

不少公司的2005年一季报每股收益只有一分两分,而上海航空和南方航空的报表更是赤字高挂。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大公司将从哪只口袋里掏出这笔巨额购机款来?

从公司的流动资金里拨出现金来是不可能了,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前,各公司也无法在A股市场上融到资金。剩下的办法中,发债和贷款是可以考虑的途径。

东方航空董秘办一位姓吕的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公司管理层正在商讨具体融资办法,但基本上是以贷款为主。至于融资方,可能是境外的财团。作为一个打包的贷款,资金来源将会是国外银行、国外投资机构和私人资本等。

他还表示,境外机构的融资能力很强,对此事也很感兴趣,事实上对方已经主动找上门来探讨相关事宜了。因此对于国内银行的贷款,公司可能不会考虑。

而波音中国公司公关部的刘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波音787正在研发生产中,要2008年才能交付运营,因此各大航空公司在首期付款后,以后的购机付款要经历较长时间,资金压力并非很紧迫。另外,有些公司在香港上市,不排除其在H股市场融资的可能。

他还提醒道,波音旗下有一家叫BCC(BoeingCapitalCorporation)的金融公司,其业务就是向客户提供基于资产的融资和租赁服务。

民航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部分航空公司在有关公告中明确说明,该交易将提高公司的资产负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