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场迎来投融资多元化

发布人: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05-08-27 02:36:05

4月15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萧山国际机场)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资协议签署,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整体合资的民用机场,中国内地机场也加速进入了融资渠道多元化时代。

战略联盟暗流涌动

根据签署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增资认购协议》,香港机场管理局出资19.9亿元,在改制后的公司中占有35%股权;浙江省政府国资委则以价值36.959亿元的净资产出资,拥有改制后公司的65%股权。

据了解,香港国际机场是一家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净资产为500亿港元,目前其国际客运量位列全球第五;萧山国际机场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浦东、虹桥机场之后,旅客吞吐量则在中国内地137个运营机场中排名第十,货邮吞吐量在全国机场中排名第9位。

分析人士表示,杭港两地机场合资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中国内地民用机场经营管理模式和投融资多元化改革的一次重大实践。事实上,在此次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香港国际机场的战略联盟的背后,中国内地机场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早已是暗流涌动。

不久之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总经理余成安曾透露,南京禄口机场拟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与禄口机场接洽的国内外公司已不下10家,其中谈得比较深的是新加坡樟宜机场。”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方面已经派人前往南京对禄口机场调查了4次,江苏省相关负责人也到新加坡进行了调研,并且双方在此基础上初步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今年下半年有望转入商务谈判。

两周前,四川机场集团总经理潘校军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第五大机场四川成都双流机场,也正在与3家分别来自英国、德国、新加坡的国际资本以及一家国内民资进行商谈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此间有消息称,四川省机场集团重点接触的外方企业是:英国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巴黎机场集团公司、法兰克福机场等欧洲著名的机场集团或者机场管理公司。

几乎与双流机场公布消息的同时,深圳市相关领导在4月6日在一次当地会议上透露,深圳机场产业集团将通过与香港机场全面合作,适当参股内地机场等途径成为国内最大的机场集团之一。

加速引进资金与先进经验

记者注意到,当谈及引入战略投资的意图时,这几家内地机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引入发展资金与国际先进经验的意愿。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玫表示,“机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落实合资项目,建设机场二期工程和空港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国际客货运输业务,不断提高机场的整体实力和运营水平,这次合资是资金、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全方位的合作。”

余成安则表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目的是要引进大量的资金以及先进的机场管理经验,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一直处于债务压力较大的困境之中。潘校军也表明,希望在引进国际资本的同时,也能够引入国际先进的机场管理经验。

据了解,中国的机场建设速度飞快,1950年国内只有36个民用运输机场,这个数字在2004年跃升到了137个,但其中的94家是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以下的中小机场。而据民航总局机场司司长张光辉向记者介绍,这些中小型机场,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困难。

记者获悉,按照2002年3月3日国务院下发的“6号文件”规定,到今年年底,中央政府将结束对国内机场的补贴,将机场推向市场,这也是众多国内机场决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机场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融资渠道多元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民航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沙洪江表示,今后具备商业化运营条件的大型机场,可借助国内外资本筹集建设发展资金,并实行商业化运营与管理。而此前,国内机场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企业自筹、国内外银行贷款和一小部分外商投资。

相关链接

萧山国际机场从2000年12月30日建成并投入运行,2004年,该机场客流量达到630万人次,比上年的400万人次增长50%以上,一举进入内地十大机场行列。机场营运额为3.7亿,纯利6700万元,负债率为40%,各项财务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