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斥资10亿元收购重庆江北机场的首都机场集团,日前又在渝展开了新动作。19日,据消息人士透露,首都机场近日派出两只小分队,秘密进驻重庆江北机场,正在分别“接管”江北机场此前经营的餐饮、商铺,双方合作成立专业公司进行运作。
这标志着民航总局所倡导的“非航空类商业活动的剥离”的计划,已悄然破冰。据说,除了重庆机场集团,湖北、沈阳机场也成为其试推特许经营的试点单位。
重庆机场集团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按照首都机场的计划,他们将与重庆方面合作,两家公司经营机场的餐饮和商铺。与以往不同,这些公司成立之后,机场集团将不再直接参与经营,只进行宏观管理和规划、监督服务质量。
“这意味着,非航空类商业活动剥离已经撕开了一条门缝。”该人士认为,下一步,江北机场的停车场、广告、宾馆等,都将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由专业公司负责运作。
一直以来,非航空类商业活动都由机场“垄断”经营。而下一步,“接管”后成立的专业公司,很有可能向社会开放。对此,重庆机场集团人士称,外面的企业要进入机场,参与机场的非航空商业活动经营,必须具备一定资质并须通过竞标,才可获得特许经营权。
重庆机场集团董事长赵江平透露,事实上,“特许经营”的概念在几年前就有人提出。本月,民航总局拿出了一个大原则,也并未明确规定特许经营的范畴和收费标准。目前,各地机场都在等待民航总局正式发文,才敢真正公开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