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云霄 可以飞得更高

发布人: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06-12-27 09:06:21

这里是神话,她可以让蕴藏在人们心中的“飞天”梦想变成现实;

这里是奇迹,她为新中国民航培养、输送了占总数90%以上的飞行人才和大量的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

这里是骄傲,她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蓝天学府”……

这里,就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在她庆祝50年周华诞之际,我们特地来到这里,为你记下朱勇和他的团队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找到那双腾飞的翅膀。

冲上云霄 可以飞得更高

——记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党委书记朱勇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作者:枫苹 邓卓

当我们在这座现代化的高等学府里、最简陋的行政搂前见到身材魁梧的朱勇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什么好宣传的,主要要宣传学校”;当我们在几十架教练机的轰鸣声中要离开学校时,朱勇说的是这样一句话。“其实我没做什么,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那好。我们就尊重主人公的意见,一起去追寻这个集体的航行轨迹吧。

开篇:不知是机缘,还是命运的巧合

不知是机缘,还是命运的巧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这座飞行员的“摇篮”选址在广汉——古蜀国三星堆文化的都邑,终于让古蜀先民的飞天之梦得以实现。

那还是在50年前5月26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批文,正式批准成立“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9月22日,国防部批复,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大批优秀的人才和前苏联专家顾问开始向这里云集。1963年10月,学校改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80年10月,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列入全国大专院校序列。1987年12月1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飞院)。

卷1:新世纪的跨越

关键词:发展 观念 人才

朱勇真言:辉煌的过去不能代表未来,要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谋取发展

时光飞逝,转瞬进入新世纪,学院迎来了以朱勇为校党委书记的新领导班子。上任伊始,面对当时的全国高等教育、民航发展和学院形势,他和党委一班人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主持确定了“以飞为主,综合发展”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创一流飞院,建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在办学思路上提出了“有特色,入主流,上水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学院发展有了清晰明确的方向。确立了“三步走”战略规划(2000—2005夯实基础阶段;2005—2010巩固深化阶段;2010—2015提高发展阶段),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稳步前进。

他们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出台了许多重大举措: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科专业布局;实施飞行技术精品战略,考察引进新的训练飞机,调整训练布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竞聘;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将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直接挂钩,向重要岗位和一线倾斜……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是关系到飞院事业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特别是面对飞行教练和民航飞行员之间较大的收入差距这一现实问题,朱勇说:“还是那句话——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领导班子千方百计提高教职员工的收入,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最重要的是为每个人提供舞台,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以朱勇为“班长”的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实现了由单一民航专业向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工、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转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全院上下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新气象。学院的社会美誉度越来越高,国内外影响力越来越大。

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2005年10月特地前往飞院访问,在面对媒体和学生的演讲中,他说了这样两句意味深长的话:一句是“你们选择了一所伟大的学校开始未来的职业生涯,这是十分正确、明智的选择。”一句是“通过对飞院的考察,我们对中国民航的未来充满信心。”

卷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关键词:队伍 表率 先锋

朱勇真言:平常时候能希得出来,关键时候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

朱勇曾反复强调:“只有一个好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只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才能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把学院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为此,作为“班长”,他始终坚持以“学习、团结、勤政、廉洁”为目标,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抓紧抓好。在学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朱勇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很好地发挥了表率作用,使群众对学院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满意率达到100%,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

葛志斌,新津分院飞行一大队大队长,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时时处处以工作为重,“舍小家,顾大家”。当爱人生病、母亲不慎摔断肋骨住进医院时,他权衡再三,又一次选择了飞行训练。只能通过电话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牵挂与内疚。

肖松浩,绵阳分院机务二中队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作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发现故障时,他和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彻底排除;职工生病遇到困难时,他登门看望,问寒问暖,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王斌宏,洛阳分院二级飞行教员,“从事飞行事业,大多数人都希望驾驶大型飞机翱翔蓝天、飞遍世界各个角落。这样固然不错,但我认为做好一名园丁,培养出更多的飞行人才,拥有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也不错。”王斌宏如此说,也如此做。长年累月,王斌宏在单发教练机中经历着严寒和酷暑,冬天寒气刺骨,夏季闷热难奈,但他无怨无悔。

关立欣、丁正荣、唐庆如、徐建民、李桂花、刘培光……一长串的名单排下去,让我们见证了这个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集体,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实践了朱勇的那句话:“共产党员,平常时候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候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

卷3:在天地间育人

关键词:德育 校风 正气

朱勇真言:“远举高飞,博学笃行”的校训就是要学生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既是普通高校,又具有以飞为主的特殊性,这里的毕业生一要上天二要出国,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对此,朱勇说,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政治索质,始终是摆在学院党委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飞院学生现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达90%,学生党员比例达20%。“大学生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在全校30多个学生社团中规模最大,活动最活跃,影响力和吸引力也最强。近年来,飞院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并三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和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这些荣誉,无不体现着飞院师生在德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朱勇则将之归纳为“三个一”——有一个主阵地,有一套好方法,有一支好队伍。

坚持德育首位,唱响主旋律,这是“主阵地”。飞院多年来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同时,通过课外活动、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网络、宣传橱窗等途径,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在多年实践中,飞院形成了德育工作的一套好方法。从建校至今一直坚持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借鉴军队管理方式,融入现代管理思想,坚持严字当头,从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日常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强化学生的精神、意志、品质和纪律作风。

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必须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门队伍。学校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送外培训等方式对德育工作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另一方面还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龙头,在校园形成干部以德行政、教师以德育人的良好风气。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飞院形成了鲜明而浓厚的校风:忠诚团结、勤奋严谨、安全精飞、求实创新。这其中的“忠诚”,就是要求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求学生忠诚祖国的民航事业。“远举高飞,博学笃行”的校训,则是要求学生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以德育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从他们中涌现出不少见义勇为的典型:勇斗歹徒荣获上海市荣誉市民的吴骏同学被团中央表彰,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周鹏同学被团中央表彰,戴剑文同学被授予“成都市见义勇为勇士”荣誉称号……这些学生、这些事迹已经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飞院现象”。

结语:可以期许的未来

50年风雨兼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又站上了新的起点,有了更高的目标,就如同从飞院走上领导岗位的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为学院50年校庆的题词——“求实创新谋发展,耕耘九天育英才”。我们相信,已经腾飞的,必将飞得更高。这是一个可以期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