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华北局主持召开协调会研究助力飞院飞出去问题——
以解决影响训练质量和进度突出问题为突破口
本网讯 李忠粮 杨德贵报道:“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民航飞行员的摇篮,是民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其训练进度和质量,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民航发展的未来和飞行安全……”这是近日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主持召开的洛阳-运城训练航线协调会上反复强调的内容。
会议指出,受多种因素制约,目前,飞行学院洛阳分院转场训练遇到了不少困难,如果这些困难不能尽快解决,将影响学校的训练进度和质量。对此,民航局领导非常重视,这次协调会的目的就是要落实民航局领导指示精神,协调解决相关各方的困难,消除各方顾虑,让洛阳-运城训练航线飞得安全,飞得顺利。
据了解,为适应现代航空技术发展对民航飞行员训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不断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对飞行训练大纲进行了修订、完善,按照新大纲整体训练课程要求,飞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超过50小时的转场训练方能毕业。但由于飞行学院洛阳分院地处中原,不能与学校相对完整的川内训练网络形成互动,分院的训练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对此,将飞行训练质量、进度视为发展之基、信誉之本的飞院党政高度重视,并在近两年内进行了一系列协调。今年早些时候,校长郑孝雍在向民航局汇报工作和率代表团前往国航、民航华北管理局等民航企事业单位征求办学意见时,开诚布公地把影响学校训练进度的困难摆到了桌面上。郑孝雍的呼声,在引起民航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得到了国航等用人单位的理解与谅解。
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辛天河在出席洛阳-运城训练航线协调会上指出,5月19日,郑孝雍校长一行访问华北管理局时,提到了洛阳分院的训练环境问题。我认为这是民航人应该共同关心的问题。
他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航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比如,首都机场现在一天1500多个航班,每小时近100个架次;我们的国航已经成为世界盈利能力最强、品质最高的航空公司。但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没有飞行学院,那么有一天,我们天上的飞机都是外国的飞行员或者是国外培养的飞行员在飞,那会是一个什么状况呢?我们民航还有发展后劲吗?还能持续发展吗?
辛天河说,按照民航局制定的民航强国战略,未来的15年到20年民航的总规模是现在的7倍左右,要支撑这个庞大的系统正常运行,前提是要有飞行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民航飞行员的摇篮,是民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其训练进度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航发展的未来和飞行安全,因此事关重大。民航人对飞行学院在飞行训练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影响飞行训练质量、进度和安全的问题,不能袖手旁观。
辛天河要求,与会各机场和空管保障单位,要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为飞行学院的转场训练创造更多的空间。按职责划分,飞行训练是飞院的职责,但民航人必须要关注,要帮助、要协助,要顾全大局;希望所涉机场以飞行学院洛阳分院转场训练为契机,加强自身建设,为迎接民航事业更大的发展做好准备。
会上,关立欣副校长转达郑孝雍校长、朱勇书记对与会各单位代表的问候和感谢,介绍了飞院目前飞行训练的基本情况,期望与会各方对洛阳-运城训练航线给予更大的支持。洛阳分院院长张立斌报告了洛阳分院的教学训练情况和分院飞行训练的现时困难。
来自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山西监管局、华北地区空管局、山西空管分局、山西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运城民航机场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负责人,围绕洛阳-运城训练航线的空管运行安全责任、管制员资质确认、空管运行组织原则、训练飞行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根据此次会议形成的纪要,预计月内将正式启用洛阳-运城训练航线。该航线的启用,对飞院洛阳分院提高训练能力和质量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会场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