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王晋/文 郗璐垚/图 报道:9月28日至29日,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航空器运行分委会第一次定名审定会议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天府校区举行。会议聚焦当前民用航空名词审定收词与定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研究探讨针对性改进措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审定二处处长史金鹏,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艳玲,航空器运行分委会审定委员会及编写委员会的2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航空器运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飞院副院长马建新参会并致辞。
马建新表示,民航名词标准化工作对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规范、统一的民航术语不仅是行业技术交流的重要基础,更是提升民航治理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支撑。
会上,史金鹏介绍了科技名词的审定原则与方法,并对分委会名词的查重结果进行了汇总说明。张艳玲对航空器分委会一审会议作总结发言,并提出具体审定工作建议。
在分组讨论环节,编写委员会下设的签派、客舱、航电、飞行性能、机务维修、无人机、通用航空、安保、航空医学、危险品运输等11个小组分别汇报了前期正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围绕当前收词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讨论、逐项审定,切实保障行业术语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权威性。
据悉,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下设航空器安全性与适航、航空器运行、航空器维修等11个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各分委员会负责各领域名词定名和释义的审定,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各分支定名和释义终审。待审定委员会审定完成后,提交全国科技名词委发布。(供稿单位:外国语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