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登上国家商务部国际交通大课堂
发布人:杜雨洲   发表时间:2025-05-12

本网讯 陈健熊 报道:近日,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一带一路”国家零碳交通发展研修班在北京开幕,学院数据工程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邹琳教授作为民航领域特邀专家授课,是中国民航类高校首次登上国家商务部“一带一路”国际交通大讲堂,为国际社会交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邹琳教授授课题目为《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路径》,课程从全球航空业减排需求出发,系统解析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技术路线、产业链布局及政策支持体系,结合中国实践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推进航空能源转型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她提出,SAF是实现民航“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需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与市场化机制协同推进。讲座引发热烈反响,现场多国代表积极互动,尼日利亚交通部官员表示:“中国在SAF领域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此次研修班以“技术共享、经验互鉴”为愿景,旨在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绿色交通领域的合作,共有来自马来西亚、老挝、坦桑尼亚、埃及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通领域的37名司处级官员参加。作为国家商务部援外重点项目之一,研修班精准锚定全球交通领域低碳转型的核心命题,以“技术赋能+经验共享”为纽带,推动中国绿色交通方案走向世界舞台,为“一带一路”绿色交通合作注入了新动能。

同月25日至27日,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国青联和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同指导下召开的2025年绿色发展青年人才专题研讨会,邹琳教授作为特邀青年专家学者参会并作《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

邹琳教授及其团队长期深耕可持续交通发展领域,团队前期与交通运输部国际中心、空中客车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联合研究成果《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路径研究报告》作为全国首个官方发布SAF报告已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面向全球发布。该成果还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边会上展示,作为新能源技术创新和成功经验案例与全球分享。其撰写的内参被重要内刊全文采纳,供领导同志参阅决策。

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国际合作与产教融合,助力民航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人才支撑与科技保障。(供稿单位:数据工程与行为科学研究院)

下一篇:中飞院举办第五届ICBAR 2025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