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桑文军 报道:3月30日,由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高原机场飞行区典型重大风险预警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广汉召开。项目针对先进且自主的高高原机场飞行区典型重大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展研究,预期将攻克高高原机场极端环境的飞行安全技术难题,提升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该项目联合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民用航空第二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程泽红,中国民用航空局人教司三级调研员王凯峰到会指导,项目咨询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胡燕祝,研究员张世富,中国特准设备检测研究院研究员林树青,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教授级高工林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蔡开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李云涛,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义明,学院院长关立欣、副院长唐庆如等领导和项目骨干成员70余人参加会议。
王凯峰表示,开展高高原机场重大风险预警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意义重大,牵头单位和参研单位要做好项目组织管理,建立高效协同机制,统筹相关领域最优质的科研推进研究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
关立欣表示,中飞院将充分发挥在航空安全等领域的优势,依托本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打造高高原机场安全技术研究新高地。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与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深化交流,共享资源,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民航安全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会上,项目负责人中飞院贺元骅教授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详细阐述了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实施方案。各参研单位课题负责人分别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在听取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汇报后,给予充分肯定,并对项目科学目标、研究内容以及课题间合作交流等提出了多方面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项目团队表示,将充分吸收消化各位专家的建议,进一步做好规划与实施,强化单位间协作机制,明确项目研究范围,确保项目高效、高质量完成,力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会议还系统解读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承担单位及团队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本次项目启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项目团队将针对高高原运输航空机场特殊环境引发的人机降效幅度大、多灾种偶发风险大、应急救援时效差等重大安全问题,开展耦合高高原机场复杂因素的飞行区运行风险耦合机理及监测预警方法和资源受限条件下航空器紧急事件快速处置与快速决策机制研究,以期形成高高原机场飞行区安全风险耦合辨识—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全链条成果。(供稿单位:科研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