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赵凯 殷东来 报道:3月20日,学院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2025年机务工作会。会议回顾了学院机务系统2024年工作成果及不足,分析了今年面临的形势并部署重点任务。学院院长关立欣、副院长马建新,西南局适航维修处处长奚亚东,四川监管局适航维修处处长卿立伟、监察员侯博超出席会议,学院各维修单位主要负责人、院直机关和机务处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4年机务系统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重大风险,牢牢守住航空安全底线,保证了飞行训练安全。2024年,机务系统保障飞行训练37.6万小时,环比增长8.4%,机组报告故障千时率3.59,近3年持续降低。同时,持续提升保障能力、推进智慧维修,探索通航自主研发维修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机务系统全面高质量发展。
奚亚东肯定了近年来学院机务系统在保障飞行训练安全上的高质量成果,并从行业管理的高度分享了适航维修管理经验。一是预防性维修向预测维修理念的转变,通过数据分析防控空停风险;二是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维修的发展,提升一线标准化施工能力;三是发挥好钻石飞机联盟作用,共享技术资源推进行业发展。他表示,学院与局方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希望学院机务系统立足飞行训练主业,加强机务人员队伍建设,推进数据驱动和安全管理,推进新技术应用和持续创新,健强自主可控维修能力,融入低空经济发展,以更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为目标推进机务系统建设。
卿立伟表示,学院机务系统要持续加强航空器机械故障的研究;加强维修差错管控,杜绝差错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继续推进自编技术文件试点能力建设,推进“多证协同”信息化建设。
马建新强调,机务系统要建立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及节点责任化的“四化”思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组织能力、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发新质维修能力来应对未来的各类风险。马建新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各单位要持续落实局方适航工作会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维修主业,确保飞机适航;强化人才培养,打造工匠队伍;强化创新发展,突破新质能力。最后他号召全体机务人员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继续奋斗,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机务人的智慧和力量。
2025年,学院机务系统将按照学院“以飞为主,全面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以“基于风险防控的维修”为中心,以深化“多证协同”维修管理改革为主线,以“控风险、保运行、降成本、谋发展”为目标,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重大风险,提升创新能力,推进智慧维修,强化三基建设,筑牢安全基础,加快通航维修能力自主研发体系建设,打造通航维修一流品牌,为学院创建一流飞行大学,提供安全可靠的机务维修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