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中飞院师生第一时间关注大会动态,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两会精神。
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国家民航事业,用良好作风、专业知识、过硬技术推动民航领域创新发展,共同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学院党委书记李汉成表示,全国两会的召开,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去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这再次深刻体现了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决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扮演着先锋者的角色。为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机统一,以创新思维着力改革,以全局意识统筹改革,以机制建设推进改革,以干部人才支撑改革,以作风纪律保障改革,激发出全体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活力,推动学院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
学院院长关立欣表示,每一年全国两会的召开,都是民航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和民航事业发展等国家发展大局展开了讨论,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安全与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收官,科学谋划“十五五”开局。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紧跟国家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强航空科技研究,推动飞行训练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此外,对标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低空经济的发展部署,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民航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优势,积极抢占和培育低空经济新赛道。
全国人大代表、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表示,在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统筹国内和国外、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发展和安全等关系,全面总结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系统谋划了未来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凝聚人心、精准务实、令人振奋。2025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强国建设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中飞院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民航专业人才的重任,将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推动“理论+模拟+实践”深度融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作为人大代表,我将继续为民航安全立法、技术标准优化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言献策,以专业担当守护“空中生命线”。
科研处处长程志刚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让我深受感触。从推进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无不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支持。报告提出:“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学院将加大对低空装备研发、低空通信导航技术、低空空域智慧管控、低空气象服务、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以有组织科研推动跨学科团队协作,打破技术瓶颈,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学院科研成果在低空经济领域转化落地,服务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航空气象学院院长李耀辉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别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让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我深受鼓舞。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报告中的目标任务使我更加感觉到未来更要在人才的培养上发力,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中飞院是国家全过程培养民航高素质人才的主力高校,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参与者,应该更加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确定学科建设内涵,布局做强“大飞行”学科体系,全力以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
绵阳分院飞行七大队飞行教师赖锐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内容立意深远、内涵深邃,为育人之路指明了方向。蓝天为课堂,跑道作黑板,飞行教师和学生每一次的离地飞行不仅是飞行技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塑造灵魂、引领思想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会更加注重在言传身教中以身作则,积极实施践行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九字经”教学法宝,架起学生通往飞行梦想的桥梁,把杆稳舵,瞄准航向,努力培养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民航飞行英才。
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研究生王菲表示,今年两会热议的AI赋能、教育以及就业等话题,让我深感时代脉搏的跳动。作为翻译专业的研究生,我深刻感受到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翻译行业,通过学习和掌握AI翻译工具,不仅能显著提高翻译效率,也能拓展职业边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教育领域的扩优提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还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需求。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将紧跟全国两会步伐,努力提升自我,为未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也为推动翻译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飞行技术学院2023级学生韩泽晖表示,作为一名飞行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脉搏与个人成长轨迹的紧密联系。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我感受到国家对青年创新的支持力度。从机器人到产业应用,从创意到实际产品,每个环节都凝聚着青年的智慧与汗水,每次创新都饱含着国家对青年的殷殷期盼。为此,当我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时倍感振奋。作为新时代飞行学子,我们要将航空梦想融入民航事业,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专业学习中精益求精,在创新实践中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民航安全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周同楚表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重点关注就业的内容。报告提出“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这为毕业生们搭建起广阔的发展舞台,充分体现国家对青年群体的重视和关怀。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党员,在即将毕业踏入工作岗位之际,我将紧跟全国两会指引,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专业之力服务社会,以青春实干为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篇章挺膺担当。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21级学生何思晓表示,低空经济是2025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之一,当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纳入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我作为导航工程专业的学生对此感到非常振奋。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为导航技术提供广阔的应用平台。低空飞行器的普及需要更精准的导航系统的支持,这也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理论基础,积极参与低空导航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低空经济的腾飞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