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杨昌其 王润东 报道:近日,学院完成了为期2个月的“澜沧江和湄公河沿岸国家民航管制员雷达管制培训”,受到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民航局高度重视。本次培训的成功实施为东盟各国后续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培训为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15名学员开展了雷达管制授课,所有学员均通过培训并获得培训结业证书,通过学员反馈培训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克服了距离上的障碍,学院完成了国际化实训课程的开发,并在国际化大规模连线条件下,在国际国内首创实现了雷达管制线上模拟机交互训练并达到了训练目的,标志着中飞院国际化培训办学迈上新台阶。
课程期间,学院院长关立欣、副院长唐庆如到雷达管制线上模拟机培训现场进行观摩指导,对承担培训任务教师的专业素养表示肯定。
2016年3月,中国和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启动澜湄合作机制。2020年1月,中飞院积极申报外交部“澜湄合作”援外培训项目并获批,承担了“澜沧江和湄公河沿岸国家民航管制员雷达管制培训”和“基于能力的澜湄国家飞行签派员培训”2项任务,其中空管学院空管教研室组织承担的“澜沧江和湄公河沿岸国家民航管制员雷达管制培训”涉及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包含雷达原理、雷达管制理论和雷达管制模拟机训练等课程。“澜湄合作”培训课程于10月11日开班,持续到12月初结束,空管学院共计30余名优秀教师进行了全英文授课。
通过此次“澜湄合作”培训项目,夯实了学院国际培训基础,为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澜湄流域相关国家为先行区,设立面向沿线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机构和平台,向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的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人才培养建立了渠道和积累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