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民航报记者李忠粮 通讯员吴光琦摄影报道:一项能够代表当今空中交通管理领先水平,将通信、导航和监视三大空中交通管制要素重新加以定义,且首次在美国之外的通用航空飞行中使用的新技术——“ADS-B”,经历时近8个月的建设,日前,已在学校上105架教练机上完成了GDL90收发机安装,并实现了与地面台(GBT)的信号传递。此举标志着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正由点到面,逐步与世界领先水平接轨。
为进一步提高“ADS-B”系统的使用安全性,确保系统在飞行训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2月20日,学校就“ADS-B”系统的运行进行了专题研讨。校长郑孝雍、副校长关立欣,学校原副校长王成彬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学校空管中心、学校各飞行分院主管训练安全的领导以及“ADS-B”系统管委会成员参加会议。
随着飞行员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作为中国民航飞行员培养的绝对主力,我校的训练任务不断攀升,各训练机场日趋繁忙。但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受到各训练机场无管制雷达的困扰,组织飞行训练时只能依靠传统的目视方法指挥飞行教学。由于飞行训练的保障设施不够完善,一旦训练中出现非管制状态,各教练机间的安全间隔控制,便只能依靠飞行教师或飞行学员“看到”—“避让”这种被动的主观决策方式来保证航空安全,因而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隐患。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改进通用航空器的空中告警,提高避让性能,便成为学校安全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
2005年,世界银行组织向中国民航总局推荐了一项由美国ADS-B技术开发应用公司研制的“ADS-B”数据链,并于当年7月15日,在我校完成了“ADS-B”在亚洲地区的首次应用测试。嗣后,经中国民航总局批准,并由总局斥资1800万元,于2006年早些时候引进了该项目。至今年4月,“ADS-B”系统建设项目启动后,经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目前已先后完成了绵阳、广汉、新津、遂宁、洛阳5个地面台建设,并在105架飞机上完成了GDL90收发机安装,实现了区域内飞机与地面台(GBT)的信号传递。现阶段可实现川内机场、空域的全面监控、对洛阳本场监控和广汉至洛阳航路全面监控。
据了解,该技术是美国民航当局向本土和全球推广的新技术,它具有能满足飞行导航功能和视屏监视、信息广播,并支持飞行员、管制员陆空通话,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雷达,且投入的成本仅为同等雷达的15%;ADS-B系统可准确的对空中和地面的飞机进行跟踪定位,实现自动监控和警告,避免飞机危险接近、减小飞机的间隔;加装ADS-B系统后,航空器之间无须发出问询,即可接收和处理渐近航空器的所在位置报告。另外,通过网络技术,授权用户还可在互联网的任意位置监控学校五个训练机场的飞行状况。因此,ADS-B系统能有效提高航空器间的协同能力,增强机载避撞系统的性能,实现航空器运行中既能保持最小安全间隔,又能避免和解脱冲突,从而扩大飞行容量,提高空域和机场的利用率和空管指挥水平,对进一步夯实飞行训练的安全基础将发挥重要作用。
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ADS-B”系统在各自单位的运行情况交换了意见,并对该系统运行管理、使用维护和可能发生的故障及故障的前期现象和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讨论和进一步明确了“ADS-B”系统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此前,“ADS-B”技术公司代表尼尔松认为:随着ADS-B系统在飞行学院的运用,以及对这一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将成该技术在亚洲应用的领袖,并主导“ADS-B”技术在亚洲国家推广。
校长郑孝雍在ADS-B系统专题研讨会上讲话。
校长郑孝雍(右二)、副校长关立欣(右一)、学校原副校长王成彬(左二)先后在会上讲话。
参加研讨会的使用单位代表。
参加研讨会的学校领导和各相关单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