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粮 吕少英 高伟 王云峰 陈舜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5月30日在广汉看望、慰问民航干部职工时,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地处灾区,在自身遭受损失,特别是还有部分人员伤亡的情况下,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积极支持地方的抗震救灾工作,在第一时间内为灾区送去帐篷。同时,学校还主动请缨,为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做了大量的保障工作。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灾区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6月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成都授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以表彰该校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中的突出贡献。
历史镜头 永恒瞬间
翻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10000余名师生员工的抗震救灾日志,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记下的这样一些镜头:
——5月12日,当第一次强震波及距震中不足70公里的广汉时,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机场、绵阳机场还有46架飞机在空中飞行。强震发生后,值班的管制员们首先想到的是飞机还在空中。他们顾不上频繁的余震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坚守阵地,直到16时许,广汉和绵阳机场在训的飞机全部安全落地;
——强震中,当学院的办公楼、教学楼楼板、墙体多处裂缝,办公室、教室内的电脑、投影仪、书籍、文具等办公用品和吊灯、顶棚滑落一地,惊魂未定的学生手足无措时,迎着余震奋不顾身,冲进各教学楼、学生宿舍的学校各级干部和教职工,果断冷静地组织学生有序撤离;
——灾情发生后,当学校本部和分布在成都、新津、广汉、绵阳、遂宁的各训练单位因灾后通讯中断,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时,广大教职员工在第一时间内看到了校长郑孝雍、校党委书记朱勇等领导班子成员风尘仆仆的身影,听到了发自学校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铿锵有力的声音;
——5月14日,当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以飞院广汉分院、绵阳分院为基地,实施直升机空中大救援时,飞院班子一声令下,近1000人的飞行、机务、空管、后勤、医务人员和上万人次的志愿者大军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为75架直升机实施空中营救提供飞行指挥、空中交通管制、气象情报和后勤、油料等保障,有力地维护了“空中生命线”的畅通。
……
从灾情发生后学校党委做出的一次次决定里,从抗震救灾过程中10000余名师生员工所展示的一幕幕大义之举中,无不生动地记录了着眼于大局的飞院领导班子,在民航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以钢铁般的意志,誓夺抗震救灾全胜的信心和决心。
身体力行 沉着应战
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令人揪心的裂缝。尽管在历史上,它并不安分,曾有过多活动。但自1657年后的300多年间,这条断裂带却因活动趋于缓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这条裂缝东部约100公里的成都平原和东南56公里的川西重镇——绵阳,分布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本部及所属的新津分院、广汉分院、绵阳分院和遂宁航站。其中,广汉、绵阳两地分别距此断裂带仅67公里和56公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条令人揪心的裂缝突然发作,震级8.0级。
灾情发生后,刚刚从剧烈摇晃中稳定下来的飞院党委班子成员,一分钟都没有耽搁便投入到紧张的抗震救灾之中。
第一时间里,郑孝雍校长、朱勇书记决定立即启动突发灾难性事件处置预案:在学校办公大楼前设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通讯中断,大家就跑步联系、开车通知。同时,8位在校的学校领导按日常分工披挂上阵,亲临督办,所有单位、部门全部成为抗震救灾成员单位。
坚强的领导集体、临危不乱的沉着应战,使灾难变成了激发飞院人顽强斗志的催化剂,一场建校5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应急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
校办公室、空管中心、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来了,他们通力合作,抢时间建立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对外的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为学生开通报平安的热线电话;震后仅20分钟,学校广汉片区受灾的基本情况、在校人员伤亡情况全部汇集到了应急指挥中心。
到15时08分,学校应急指挥中心的固定电话、电视和网络全部接通;
15时17分,率先结束震后巡视工作的郑孝雍校长,通过固定电话向民航局报告了地震发生后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急需民航局解决的困难。同时,应急指挥中心决定,每2个小时向民航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和四川省教育厅报告最新情况;
15时30分,在学校召开的第一次应急工作会上,郑孝雍向全体师生员工发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坚决战胜地震灾害”的总动员。党委书记朱勇要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各级党组织要坚守阵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践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保护好学生的安全。”
抗震救灾十万火急,但飞院师生紧张有序。
学校的粮油、副食品、饮用矿泉水被迅速调配起来,后勤保障单位的汽油、柴油等被紧急储存以备救灾之用;学校机场公安局增派警力,加强了重要设施的保卫和治安巡逻;各二级学院按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划定的区域,组织学生有序集结。到18时,学校各食堂的饭菜及副食品供应全部到位,保障了全校10000余名师生员工及家属就餐,对稳定师生员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做好稳定工作,坚定抗震救灾的信心,学校要求宣传部门做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权威发布学校党委的声音。为此,学校应急信息小组的成员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通过广播、网络、简报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在通讯不畅情况下,学校还专门派出警车,流动宣讲防震、抗震知识;
20时,当获悉学校飞机修理厂有32名赴龙门山镇开展“党建主题活动”的同志因遭遇地震与单位失去联系时,学校领导十分揪心。他们在向民航局和四川省教育厅上报此事的同时,当即作出指示:“迅速查明情况,迅速采取措施,全力搜寻幸存人员。”截至6月16日,飞院共派出搜索、救援和善后陪护人员1310余人次,这些努力使13名幸存者得到及时医治、也得到大多数遇难者家属的理解、支持。
践行使命 无私无畏
对于绵阳分院来说,5月12日和以往的飞行训练日没什么两样。14时28分,一阵剧烈的摇晃之后,天花板纷纷震落,房屋吱吱作响。地震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院长欧阳霆以命令的口气对当班的飞行8大队指挥员李秀易副大队长和管制员刘宁说:“赶快撤离,我来指挥!”但是在危难关头,他们选择了在一起。
而此时,空中那21架飞机全然不知道大地正在遭受劫难。欧阳霆他们一手用沉重的飞行包或椅子护住头部,一手拿着话筒,目光紧紧锁定ADS-B显示屏,密切监控飞机动态,指挥飞机复飞、盘旋、着陆……
地震发生时,新津分院已有5架飞机起飞。大地的剧烈摇晃使当日塔台指挥员——飞行一大队大队长唐世明险些跌倒。他本能地想往外跑,但闪念间,强烈的责任感又使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唐世明握紧了手中的指挥话筒,通知航管值班员命令飞机全部停飞,并指挥本场飞机安全降落。
那天下午,广汉分院有14架飞机在空中。14时28分,广汉分院飞行现场1号值班徐兆运飞行师,突然感到脚下的地板剧烈晃动,屋顶吱吱作响,壁灰纷纷掉落。徐兆运当即做出判断:地震了! 同时他大喊:大家赶快撤离!
现场指挥员、飞行4大队大队长刘庆卫,抱起移动电台冲到塔台的平台上,高喊五边准备落地的飞机拉升复飞。与此同时,徐飞行师以100米冲刺的速度奔向停在塔台对面3号滑行道等待起飞的2928号飞机,利用该飞机上的无线设备指挥天上的飞机。
随即刘庆卫果断命令救护车和警车开上跑道,以明显的地面目标,告诉空中的同事:地面有异常情况发生,飞机万万不能落地。
而当时正带学员进行穿云训练的副大队长黄良波知道地面出现了异常状况,拿出了一张纸,立即把空中所有飞机的位置进行了记录,随时准备接替指挥。当持续时间达3分多钟的强烈震动过后,在现场指挥员的引导下,一架架训练飞机安全着陆。
几乎同时,广汉分院李勇军院长、黄清文书记紧急赶到了指挥现场,看着那一架架安全着陆的飞机,他们知道:一场空中的惊险过去了。
飞院子弟校校长李慧,同时也任三年级数学老师。地震发生时,她从余光中看到教室的课桌跳了起来,一张、两张…“一定是孩子们还在淘气”。接下来,脚下的地开始剧烈地晃动,整个三层楼的建筑物像风浪中的纸船飘摇不定。就在那一瞬间,一个恐怖的念头掠过她的脑海:地震了!她大声地喊道:“同学们,地震了,快躲到桌子下面!”教室一下安静下来,所有的孩子抱着头迅速地躲到课桌下面。
“我眼中全是孩子们一双双漆黑惊恐的眼睛”。事后,李慧告诉我们,“我当时暗暗告诉自己,所有的孩子都要安全出去,一个都不能少”。等到晃动稍微减弱下来,李校长立即命令孩子们从后门撤离。当她看到最后一个孩子跑出了教室,她才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跑了出来。
同样,地震发生时,正准备上课的飞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的张雪华老师不顾个人安危,沉着冷静地指挥同学们安全撤离,而他自己却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据事后了解,地震时,任课教师们在紧急疏散学生的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东、西区两个教学楼都是六层高的建筑物,地震发生时两座教学楼里一共有几千名学生,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全部从教学楼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驰援灾区 众志成城
随着抗震救灾形势的发展,5月14日,民航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紧急会议精神,决定以飞院广汉分院为基地,征用30架(备用4架)民航直升机实施空中救援,并决定成立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由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吕尔学担任指挥长、由民航西南空管局副局长张瑞庆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关立欣副校长任副指挥长。
民航局党组一声令下,飞院党委围绕直升机救援保障工作紧急部署。15日凌晨,在飞院郑孝雍校长、朱勇书记的主持下,副校长关立欣、总飞行师徐建民、副总飞行师丁援朝等冒雨齐聚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商讨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保障方案;同日8时,飞院又会同德阳、广汉两级政府对应急指挥方案进行审议和完善。
9时,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飞院召开,决定抽调飞院干部职工,组成飞行指挥、航务、气象、机务、救灾任务协调、安全运行督导、安全保卫、宣传报道、后勤等9个保障工作小组(后因为实际工作需要,又增设了卫生防疫组)。
飞院党委与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地方政府携手并肩,挥师前进,飞院100名多中层干部率400多名教职工兵分多路,协同作战。飞行指挥组结合山区飞行特点,根据各型直升机的不同性能,制定飞行任务,全力保障飞行安全;安全保卫组,根据空防条例,加强警力,重点防范;后勤保障组紧急执行航油接装、储备、加注任务,并认真研究各地机组的饮食、生活习惯,解决好200余名机组人员的吃、住、行问题,力求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航务组、气象组,先期临战,并迅速掌控了成都、绵阳、德阳的空域特点,开辟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的主战场;由敢打硬仗的飞院师生员工组成的志愿者,齐聚机场,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抢运伤员和救灾物资。
15日15时47分,先期抵达飞院的两架米171直升机从广汉机场起飞,直赴灾区。当日,民航直升机共飞行4次,向灾区空投赈灾物资5.7吨,从灾区运送回伤员32名,从领受任务到成功实施的直接准备时间仅用了7个小时。
今天,当飞院党委书记朱勇回忆起那些紧张而有序的日子时,深情地说,“为了支持重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我们的同志像弓一样被拉得满满的,实在太辛苦了!”
其实,飞院党委班子的每一名成员又何尝不是像弓一样被拉得满满的呢?
自民航直升机投入抗震救灾以来,校长郑孝雍在组织、指挥飞院开展灾后自救的同时,始终与副校长唐嗣远一起坚守在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协调员”的岗位上,为其服务。其间,他还6次飞往灾区,侦察地形、天气,查看灾情,为救援直升机充当开路先锋;校党委书记朱勇和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陈布科副校长走遍了受灾校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一边指导抗震自救、一边慰问师生员工,把学校党委的关心送到了教职工的心坎上;而远在吉林白山市挂职的陈大伙副书记,也在第一时间内乘军用飞机赶回学校,与全校师生并肩战斗;作为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副指挥长,副校长关立欣和总飞行师徐建民自始至终高度重视直升机救灾飞行安全,为侦察灾区天气、寻找机降点,关立欣11次飞往灾区充当侦察兵;副校长吴旭勇、工会主席黄明顺,从5月13日起至26日,先后10余次率救援小组前往彭州市龙门山镇,了解情况、搜寻幸存人员和辨认遇难者遗体。
长期以来,飞院绵阳分院一直独立承担着绵阳机场的航班指挥、气象保障任务。地震当日,由于通讯中断,绵阳分院的灾情一直不明。次日一早,郑孝雍迫不及待地驱车赶赴绵阳分院指导抗震救灾,督办损毁设施、设备的检查、抢修。此举为保证日后亲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的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回良玉、梁光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机安全起降绵阳机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14日、15日,各地武警、特警、消防、航空兵等救援人员迅速在绵阳集结提供了有力保障。据统计,13日下午到15日晚间,飞行学院绵阳分院累计保障救灾飞行144架次,运送解放军官兵9452人。高峰时段,起降频率达到10分钟1个起落。
17日,为提高陆航部队直升机使用效率,更好更快地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决定将部署在邛崃、彭山军用机场的41架直升机调至飞院绵阳分院,执行安县、北川、平武、青川等灾区的救援任务。
任务下达到飞院后,校党委高度重视,当即要求绵阳分院党委:“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军队的协调,为军方直升机参加绵阳灾区救灾运输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随后,他们又先后就此事前往绵阳分院组织协调。
20日,解放军某陆航部队41架直升机,分3批从邛崃机场转场至绵阳机场。至此,参与汶川抗震救灾的90余架军用、民用直升机,共有75架集结在飞院广汉分院和绵阳分院。一个蔚为壮观的宏大场面在飞院形成。而这一切的背后是飞院人提供的高效有力的飞行指挥、后勤保障和航务、气象服务。
截止6月16日,飞院共派出机务维护人员1062人次,出动航材车555次,电源车352次,叉车80次,牵引车328次,加油车404台次,加注燃油207.6吨;出动车辆2117台次接送机组人员出入机场,共计行驶40950公里;已有1410名志愿者参与搬运物资,共计搬运物资195.6吨。
在飞院的有力保障下,民航直升机共执行救援任务956架次,向灾区运入各类救灾物资770.6吨、救援人员708人,从灾区接运出伤员、灾民等各类人员2323人,重伤员164人。其中B-7802号米-26型直升机在唐家山堰塞湖治理工作中共执行飞行任务94架次,运送各类设备和物资575吨,转运出工程人员400人。
从5月12日至6月16日,飞院共保证军队直升机调机飞行91架次,救灾飞行1750架次,专机飞行29架次,民航运输飞行281架次,卸装航油455吨,并协助部队解决了在绵阳机场参加救灾的400名解放军官兵的食宿。
飞院洛阳分院共保证了运送救灾部队的飞行29架次;5月14日,应绵阳市委的请求,飞院新津分院的架贝尔206B直升机飞赴绵阳,成功执行了绵阳至平武南坝镇的灾情巡察任务,为救援人员及时赶往这一区域实施救援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地处灾区,灾情发生后,学院院部和所属新津分院、广汉分院、绵阳分院、遂宁航站不同程度受损。学校在认真抓好抗震自救的同时,十分关注灾区群众。截止目前,飞院师生员工的捐款达2304805.20元。
230万元与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损失相比,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这样一点一滴的汇聚,终将形成爱的海洋。
亲切关怀 巨大鼓舞
其实,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发生后,飞院党委进行的抗震救灾工作和随后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基地展开的直升机大救援行动,自始至终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民航局党组和李家祥局长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
5月30日,正当唐家山堰塞湖排危抢险进入决战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机场,看望、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民航干部职工和飞院的志愿者们。
当日,贾庆林是在灾民点看望了受灾群众后来到飞院的。其间,他详细了解了米-26直升机的性能后指出,当前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形势十分严峻,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要积极协调,充分发挥米26直升机的运载优势,为唐家山堰塞湖排危、抢险作出新的贡献。
随即贾庆林同志顶着烈日走到停机坪,与志愿者们亲切握手,并对飞院所作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地处灾区,在自身遭受损失,特别是还有部分人员伤亡的情况下,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积极支持地方的抗震救灾工作,在第一时间内为灾区送去帐篷。同时,学校还主动请缨,为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做了大量的保障工作。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灾区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此前的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还来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看望、慰问民航干部职工和志愿者,并对民航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视、对飞院保障工作的肯定,使民航直升机救援行动迅速得到中外媒体的关注。5月31日,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明立志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强势媒体记者,专程赴飞行学院采访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工作。截止目前,已有46家400多人次的记者参与了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报道。
作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主管单位和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民航局党组对奋战在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5月12日,当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立即作出指示,向包括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内的民航西南灾区紧急运送各类赈灾物资和救灾款;当日下午16时许,他又率民航局工会、民航局人教司等局机关领导从北京飞往灾区;深夜,飞机刚抵达成都,他便马不停蹄地驱车奔赴飞行学院视察灾情、慰问师生员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飞院期间,李家祥指出,地震无情,人有情!请大家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和民航局的大力支持,飞院人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他要求飞院尽全力搜救在龙门山镇银厂沟失踪的人员,把保护教职员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风雨兼程,一路辛劳。13日凌晨,当李家祥的足迹遍布飞院广汉校区后,他的指示铭记在10000余名飞院师生的脑海,他雷厉风行的作风,让飞院人领略了昔日将军的风采。由于他在第一时间内送来了民航局党组的关心、关怀,使飞院师生员工倍受鼓舞;
5月16日,受李家祥局长的委托,民航局副局长杨国庆又莅临飞行学院,看望师生员工,慰问遇难职工的家属,把民航局党组对飞院师生的关爱,对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民航干部职工的关怀体现在具体行动之中;
5月21日,带着民航局的关怀,民航局副局长王昌顺又莅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就灾后重建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其间,王副局长视察了校园受损情况,并深入到飞机修理厂,向遇难干部职工的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民航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为飞院10000余名师生员工团结奋斗、保持稳定注入了巨大的动力,李家祥局长、杨国庆和王昌顺副局长等民航局领导的关心和亲临指导,更是10000余名飞院人全力保障直升机抗震救灾的力量源泉!
灾害无情,人有情。“5.12”地震发生后,一封封慰问信、一笔笔慰问款,通过各种媒介涌向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表达了社会各界对飞院的深情厚意和无私援助:
——陈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校友,中国四大航空集团——海航集团的创始人。“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他十分牵挂地处灾区的飞院师生员工。6月2日,带着对社会的回报、对民航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陈峰与台湾新光人寿携手走进飞院,为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震灾区的教育重建捐赠1500万元。其中向飞院捐款达200万元;
——邓斌,云南星耀高科董事长、飞院特聘飞行教师。5月12日,在西安洽谈业务的他,获悉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后立即停止了商务活动,冒着余震和泥石流的危险连夜驱车赶往广汉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并决定以个人名义向飞院、飞院广汉分院和绵阳分院捐款36万元支持灾后重建;随后,这名飞院人又多次深入重灾区为灾区群众服务。近日,他又以个人名义向德阳市捐款200万元,支持灾区教育重建。
——芬兰维萨拉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气象、环境设备生产厂商,与中国民航有着20多年的合作关系。灾情发生后,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建一行带着对地震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走进飞行学院,向飞院所属的绵阳、广汉两个机场捐赠两套机动气象站,为直升机起降、紧急救援提供及时的气象信息。这对于当时的抗震救灾工作可谓是“雪中送炭”。
吉林白山市来了,四川遂宁市来了,民航各地区管理局、主力航空企业和民营航空都来了。他们的关心、支持,化作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飞院人迎难而上。
面对这场不期而至的挑战,飞院人挺着灾难不屈抗争,他们用使命和爱沉着“应考”,用“飞院速度”从容“答题”,他们的行动已经证明这是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光荣集体。
6月20日,在余震和继续为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提供有力保障中,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已全面复课、复训,这标志着地震留给飞院的记忆已经开始远行。但在这场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中,在保障直升机抗震救灾的每一个日子里,飞院人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将与江河同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学校在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民航局李家祥局长赴我校视察灾情、慰问师生员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第一时间里,郑孝雍校长、朱勇书记决定启动突发灾难性事件处置预案
海航集团与新光人寿携手来我校捐资助学
研究直升机集结后的停放方案
学校派往银厂沟的救援小组
搜索幸存者
贝尔206在灾区侦察地形
大学生志愿者传递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