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记者李忠粮
5月6日午后,飞行学院绵阳分院飞行8大队学生刘鹏鸣、徐钦按照教学计划驾驶B-3608号机执行绵阳—南部—绵阳机长训练,面对突如其来的发动机故障,他们在塔台指挥员的帮助下,沉着、冷静地应对了特情并获成功。
记者通过采访认为,这次特情处置的成功,得益于严谨的教学管理、严格的飞行训练;得益于空地之间密切配合和指挥员实施了正确的指挥;得益于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飞机设备的熟练使用,对特殊情况处置准备充分,无线电用语准备和ADS—B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充分表明,提高教学质量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性工作。
安全返航
5月6日午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绵阳分院塔台指挥员岳永宏有序地指挥着进进出出的训练飞机,并通过ADS-B系统监视各机组是否保持有效的飞行间隔。由于多年的飞行和指挥实践,一切都是那样的得心应手。
14点30分,突然,进近指挥席无线电传来B-3608机组的报告:发动机剧烈抖动!高度持续下降……
不好!B-3608机组遭遇特情。瞬间,这个不足30平米的塔台被紧张气氛所笼罩。
编号为B-3608的飞机,是由美国“派珀”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双发螺旋桨、四座多功能飞机。中文名称,西门诺尔。该机最大航程765海里,巡航高度14000英尺。2003年至今,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共引进该型飞机23架,是处于初级教练机与高级教练机之间的过渡机型,也称为中级教练机。
欧阳霆等分院领导来了,机务、空管和场务的同志也来了,他们根据天气共同制定并做好了采用14号跑道方向作为着陆备降等一切准备。
15点20分,B-3608飞机以90海里/小时的速度,出现在绵阳南郊机场的上空。此时,这架左侧发动机失去动力的飞机,已经在“特殊情况”下飞行了50分钟,而驾驶飞机的又是两名青年学生,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分院领导、大队领导,以及飞行准备室的学员们一齐屏住呼吸,把焦灼的目光投向了它。
15时21分,塔台内响起了指挥员坚定的声音:调整姿态、注意下降高度、收小油门……B-3608飞机在跑道内200米处正常接地。
那一刻,激动冲破了紧张、喜悦代替了焦灼,分院、大队两级领导和准备室的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当两名学生走出座舱时,分院院长欧阳霆迎上前去,与同学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他激动地说:“你们的表现很出色!”
密切配合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到13时20分,共同感受这次特殊的飞行。
5月6日午后,飞行学院绵阳分院飞行八大队学生刘鹏鸣、徐钦按照教学计划驾驶B-3608号机执行403(绵阳—南部—绵阳)机组航行训练。刘鹏鸣同学担任机长、徐钦任副驾驶。
“开车、滑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命令,B-3608机开足马力直刺蓝天。
14时30许,当飞机在四川省南部县1800米的高度层准备第二次加入航线返回绵阳南郊机场时,突然间左则发动机出现持续抖动,接着整个飞机发生震动,飞行高度开始下降……
刘鹏鸣同学,立即意识到“特情”发生了。他一边告诉右座的徐钦同学:“快,联系进近,报告我们的位置和情况。”一边努力控制飞行高度。
与此同时,绵阳南郊机场进近指挥席的无线电传来了B-3608机组的报告:“报告进近指挥,B-3608机发动机剧烈抖动!高度持续下降……”
不好!B-3608机组遭遇特情了。闪念之间,飞行指挥员岳永宏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过进近指挥员话筒,冷静、沉着而平和地发出指令:“B-3608机组,打开飞机燃油泵,检查双发油门、变距和飞机燃油选择活门是否处在正常位。”
持续抖动在继续、飞机震动在继续,高度下降在继续……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少顷,无线电传来机组按指示检查后的报告:检查内容正常。
岳永宏要求微调油门。随后机组报告微调油门后右发正常,左发持续抖动。
岳永宏指示机组试探性将左侧发动机油门收小,机组报告左发动机滑油压力指示为0,汽缸头温度接近白线,排气温度降低,基本失去功率。
根据机组的报告,岳永宏作出左发动机工作不正常的判断。他指示:关闭左侧发动机并顺桨,保持好飞机姿态,控制好高度和速度,直接返航。
随后,驾驶B-3608机的刘鹏鸣、徐钦两位同学开始了长达51分钟的“特情”飞行……
雏鹰感言
5月6日14点30分,我们在南部上空遇到了突发性机械故障导致左发动机空中失效的特殊情况。在地空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下,经过51分钟的紧急状况,飞机以85-90海里/小时的单发有利速度安全返航。这次紧急情况的处置,让我对飞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遇到特情时,发动机持续抖动,整个飞机都在震动,我们机组从初教机到中教机的训练中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可怕的事,飞机的高度不断下降……我的心七上八下。在平时的训练的当中,大队领导和教员不断教育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虽然天天听,但是平时我们很少想到会真的遇到这么严重的情况。
过了几秒钟的时间,看着不断变化的仪表,我立即冷静下来,迅速告诉右座徐钦同学:“联系进近,告诉我们的位置和情况。”同时努力控制飞机高度。在这次处置特情的过程中,头脑冷静帮助我做出了正确的决断。
如果说冷静的头脑是平时训练中所必需的意识,那么扎实的基本技术和特情的准备则是整个训练的灵魂,贯穿于我们整个飞行训练中。平时训练中,教员一遍遍重复着基本的理念和知识,稍微看到一点偏差立即指正,正是在这种严格的指导下,我们有了良好的基本功。除了基本技术,我们在单飞前也系统学习了各种的特情准备,比如这次特情中,我们也因为事先练习过空中单发停车的处置步骤,在关键时刻才能在指挥员的指挥下顺利完成单发应急检查单,并依靠右侧发动机以90海里的上升速度小角度持续上升并保持高度返航。
成功返航让我真正意识到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之于飞行安全的重要性。
这次特情处置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机组成员间的分工配合。第一时间将我们的信息反馈给了指挥员,但更重要的是,指挥员立即作出反应,以平和的语调安抚我们的情绪,鼓励我们按照程序一步一步执行,他们所给出的特情处理建议和方法无疑给当时的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在这51分钟里,指挥塔上的他们和我们一起经历着这个紧张的时刻,他们在无线电中那句“不要紧张,已经给你们清空了航路。”使我们紧张的情绪逐渐变成了高度集中地飞行注意力和必定成功降落的决心。同时,机组的报话给指挥员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指挥员的回应带给我们的则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当我们对情况的判断有疑问时,指挥员会立即给出详细的解答。
这次突发事件是我飞行生涯中一个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深深懂得了一名飞行工作者的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发动机故障,平时严密的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有效的飞行训练手段是成功处理危机的基石;团队的力量,指挥员的正确决策和指挥是安全的保障。作为一名飞行学员,我们应从平日的训练中做起,从点滴做起,认真细致完成每一次训练,为自己的飞行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