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点 大规划——我校年度科研会召开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10-11-29

大盘点 大规划

我校年度科研会召开

本网讯 刘蓉摄影报道11月25日,我校2010年科研工作会在航空工程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我校副校长陈布科、吴旭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校科研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并对我校2010年度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进行了评审。科研处处长黎新作“2010年科研工作总结及2011年科研工作报告,介绍了学校“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并主持会议。

科研“十一五”大盘点——“七个一”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管理机制逐渐健全,研究重心逐步前移,研究环境大为改善,研究团队开始形成,研究经费来源渠道正在拓广,横向项目取得突破,已完成科研基地研究平台和队伍建设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陈布科副校长在讲话中用“七个一”总结了我校科研“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一个理念——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

一个管理体制——一个渐趋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

一支队伍——经过学校科研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研究团队数量不断增加,在重点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铸就了一批民航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一个科研基地——建立了民航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科研基地;

一批项目——“十一五”期间,学校1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基金、863民航联合基金资助;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44项;科研基金立项432项;此外横向项目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共获得横向项目28项。

一批成果——2005—2010年,共获得民航局科技进步11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教职工在公开刊号的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文章1263篇,其中SCI、EI、ISTP检索文章110篇。

一批应用——“十一五”期间,学校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进步。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保障飞行训练、飞行安全,提高训练质量,节约训练成本,改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国产航材替代进口航材等诸多方面,其中空管模拟训练设备和ICAO英语培训和测试系统被民航各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门及院校广泛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陈布科希望我校科研工作者认清形势,继往开来,真抓实干,推动我校科研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科研“十二五”大规划——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基地

黎新处长介绍了学校“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及目标:“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将以“创新、产业化”为主题,以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为主线,以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团体建设为根本,以服务民航、服务学校建设为己任,构建具有学校优势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工作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到“十二五”末,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民航支柱性创新研究基地。

他指出:“十二五”科研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加快科技平台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拔尖人才培养,建设创新研究团队;完善科技计划体系,实施重大项目攻关;建立科技成果推广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吴旭勇副校长在讲话中对我校2010年的科研工作表示满意,肯定我校2010年的科研工作有计划、有规划、卓有成效,并宣布了学校科技成果评奖、重点项目评审结果。

吴旭勇副校长通报了民航局夏兴华副局长在“2010年民航院校长大会”上关于科研工作的讲话精神:民航院校在教学任务重,科研条件紧张、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着眼解决制约民航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找好科研项目、配好人员、出好成果,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积极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和项目。

吴旭勇副校长结合实际谈了我校科研工作努力的方向——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他以低空开放的课题为例,请大家充分预测低空开放可能带来的科研前景,请大家从宏观和微观充分预想院校在低空开放大时代的科研担当。

他还重点论述了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大的科研项目,要有大团队,大团队就“大人物”——在某个领域有影响力的科研领军人物。

吴旭勇副校长表示:他将大力支持我校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把我校可产业化的科研项目努力推向国内外航空企业。

会上还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各科委委员对去年的科研工作和明年的科研规划给予较高的评价,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若干合理化建议。

我校2010年科研工作会在航空工程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

陈布科用“七个一”总结了我校科研“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吴旭勇以低空开放的课题为例,请大家预想院校在低空开放大时代的科研担当

上一篇:炫动飞翔魅力 昭显“摇篮”风采

下一篇:水乳交融 甘苦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