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元素注入宣传工作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12-06-19

清新元素注入宣传工作

——“十年磨一剑”大学生记者团挂牌

本网讯 刘蓉 大学生记者团 吴陆奇 毕克摄影报道

6月13日,我校在考试培训中心召开了新闻宣传工作学习会。校党委副书记陈大伙出席会议。校党委宣传部领导、各二级学院副书记、宣传干事,以及分院、航站、修理厂的宣传干事,全体大学生记者团成员、学生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举行了大学生记者团成立仪式。陈大伙副书记为大学生记者团授牌。宣传部部长曾崇林介绍了大学生记者团成立的背景;会议还对学校前期出台的《新闻宣传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进行了宣贯、学习。宣传部副部长陈新主持会议。

会后,陈大伙副书记欣然接受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采访。

6月14—15日,部分宣传干事和学生记者参加了“新闻策划”的专题培训,并到水磨以“重生.感恩”为题材,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新闻采风。

别开生面的“开场秀”:

学生记者娓娓回眸飞院记忆

6月13日下午,考试培训中心四会议室在鲜花吐芳,暖场音乐衬托着会场轻松、欢快、热烈、和谐的气氛。

会议开始后,两名身着制服的学生记者在悠扬的伴奏音乐中,以“见证 记录 感动——大学生记者的飞院记忆”为题,深情回眸飞院记忆:

十年,我们是飞院腾飞的见证者,

我们见证了学院“以飞为主 综合发展” 的完美转型,

也见证了“黄金十年”学院飞行训练突破24万小时的飞院传奇;

我们见证了学院文明创建的幸福长跑,

也见证“飞院现象”的绵延传承;

我们见证了学院通过本科教学评估,申硕成功的喜悦,

也见证了学院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的光辉轨迹;

……

会场的大屏幕上,展现了历届学生记者参与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一幕一幕:其中,有学生记者采访李家祥局长、人民日报社张研农社长;学生记者参与学校“黄金十年”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的生动画面和参与校园新闻采访活动的点滴场面。

会上还演示了记者团精心制作的岁月短片“那些年 我们奋斗过的记者团”。画面中,历届记者团成员代表深情祝福母校、祝贺大学生记者团正式成立、寄语记者团的学弟学妹们。

陈大伙副书记在会后接受学生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样的开场形式不仅给与会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匠心别具地展示了大学生记者团的生机和活力。

曾崇林部长在 “十年磨一剑”的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大学生记者团在过去十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发展成为一支精品学生新闻队伍的历程。并用“富于创新、勤于实践、勇于担当”评价记者团。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共有142名同学参与了学生记者团的工作,他们完成了66个专版的编辑工作,完成了987篇新闻稿的写作任务。学生记者已经全面参与到《院报》编辑、新闻采写、专题策划等工作中去,成为了学校新闻宣传的一支重要力量。

对于大学生记者团的建设,校党委与校领导给与了深切的关注,朱勇书记、郑孝雍校长亲自签批了记者团成立的文件。

经过十年的培育与锤炼,大学生记者团终于正式成立了,这是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件喜事,也是推动文化建设的积极行动,更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生动实践。

别具一格的中场采访:

陈大伙殷殷诠释记者使命

授牌仪式上,陈大伙副书记把熠熠闪光的“大学生记者团”的牌子郑重交到学生记者代表胡博手中,给其他团员佩戴记者证,并与记者团成员合影。相机的咔嚓声记录了这一幸福的历史时刻。

会议中场间歇,陈大伙副书记欣然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温馨和谐的氛围中,陈大伙副书记与小记者们以“漫谈”的方式拉起学校“以生为本 全方位育人”的“家常”:

陈大伙副书记说,学生记者团的成立是学校文化大发展、宣传大繁荣时代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回忆起“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进飞院的点滴精彩,陈大伙副书记说,此前,飞行学院对于外界有种“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者“云深不知处”的神秘感。“校园行”活动之后,人民日报社张研农社长表示,飞行学院的特色和飞院大学生的高素质,完全颠覆了他以前的思维。

谈到学生的成长、成才,陈大伙副书记说,校园宣传工作是大学生历练本领、展示风采的平台;记者团是大学生锻造综合素质的熔炉。素质养成,在乎于点滴积累,潜移默化。这对于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角色,是大有裨益的。

当学生记者问及记者的担当时,陈大伙副书记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殷殷寄语小记者。他说,记者担当着引领时代风潮的神圣使命,要怀着正义感,乐于奉献、勇于吃苦。

陈大伙副书记希望,学生记者团发展成为一支“有激情、有梦想、有朝气、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学生宣传工作团队,成为一张清新的“飞院名片”。

回味无穷的会后余音

清新力量彰显阳光飞院

据悉,校党委宣传部将继续坚持“三高”——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转,来建设记者团,让记者团成为学校大学生团队的排头兵,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典范。

在“十年磨一剑”的团队建设中,记者团还形成了团队的“爱心文化”——学生记者自发累计稿酬,为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捐书已经成为了记者团的“传统保留节目”。近日,《中国民航报》以“蓝天大学生的爱心大合唱”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新闻链接:/mhb/html/2012-06/12/node_4112.htm

期许未来,学生记者们写下这样的诗句:

今天,你我相约十年

学生记者团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 二十年、三十年

学生记者团

会在承载希望与憧憬的蓝天上,

书写最精彩的飞院故事。

陈大伙副书记为大学生记者团授牌

学生记者娓娓回眸飞院记忆

清新元素注入飞院宣传工作

与会人员合影

上一篇:学校举行航空安全形势分析会

下一篇:校园(视频)新闻 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