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协副总裁来访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飞行员培训标准全球一体化
本网讯 刘蓉摄影报道 第68届国际航协年会和世界航空运输峰会将于6月11日在中国北京隆重开幕。开幕前夕,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简称“国际航协”)高级副总裁岗特.马基尼格造访全球最大的飞行员培训机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以下简称飞行学院)。
在深入参观了解了飞行学院飞行训练体系、训练模式、机型配置等情况,实地观摩了飞行教学训练之后,岗特与飞行学院院长郑孝雍、副院长关立欣以及学院飞行标准、科研、国际合作部门的负责人就全球飞行、机务人员培训新模式、新理念,全球飞行员培训标准一体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期为下一步在研发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2011年11月,飞行学院副院长吴旭勇率代表团对国际航协进行了短暂的工作访问。期间,吴旭勇副院长与冈特副总裁就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就航空公司飞行员初始培训及训练机构运行审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郑孝雍院长向客人介绍了飞行学院的基本情况:已有56年历史的飞行学院拥有四个飞行训练分院、五个机场、一个飞机修理厂、一个全亚洲最大的飞行模拟机训练中心和一个发动机训练中心。有训练飞机 236架,模拟机40 台,年培训飞行员能力1300名。
飞行学院为中国民航培养了90%的飞行员以及相关的空管、机务等人才。下设九个二级学院,学科专业涵盖了民航所需的人才范围。
“十二五”期间,飞行学院将在遂宁和阆中再建两个训练分院,在云南设立高性能训练基地。届时,飞行学院训练能力将达到年培训飞行员1600名,年飞行小时40万 以上。
郑孝雍院长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飞行员培训机构,中国唯一一所全过程培养民航飞行员的高等院校,其培训标准将决定未来航空公司的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
郑孝雍院长希望与国际航协在致力于“飞行员培训标准全球一体化”上精诚合作。
这与岗特副总裁在交流中推介的“ITQI”( 国际航协的培训与资格认证项目)中三大目标之一——“飞行员培训标准和执照的全球一体化”不谋而合 。
国际航协于2007年推出的合作项目ITQI设定了三个目标:飞行员和机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飞行事业;飞行员培训标准和执照的全球一体化。
郑孝雍院长与岗特副总裁就全球化背景下飞行员资质、执照认证的一体化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积极共识。
据飞行学院飞行标准处负责人介绍,飞行学院建校56年积累的丰富的飞行教学经验、教员丰富的经历、学院类似小民航的完整体系将是开展各种高端研发的理想“工作室”。
国际航协是全球民航业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由世界各国航空公司所组成。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国际航协于北京举行的本届年会上,来自全球航空业的约650名领军人物和高管将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热议航空业的重要话题。

外媒链接:《国际航协副主席访问飞行学院》
岗特.马基尼格特副总裁(左二)与郑孝雍院长、关立欣副院长等交流

郑孝雍院长代表飞行学院接受岗特.马基尼格特副总裁赠送的ITQI动议书

郑孝雍院长向岗特.马基尼格特副总裁赠送学院训练飞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