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忠粮报道:自2016年底,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下称中飞院)在超星尔雅学习平台上搭建了《飞行原理》《飞行性能》两门慕课以来,截至2018年7月2日,该校上线慕课已达16门,累计点击量已近400万次。上线慕课的数量和点击量,居民航高校领跑地位。
据中飞院副教授王可介绍,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高等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2016年,中飞院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试点的方式在飞行技术专业部分班级的教育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概念,由此为学生构建起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辅相成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王可表示,与慕课相比,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但这种教学的最大弊端,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导致学习主动性降低。而通过互联网搭建的慕课平台,本校和外校学生均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碎片化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等设备登陆在线课程,参加视频听课或补充学习资料,而授课教师也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完成课堂签到、摇号提问,或者布置在线作业、指导课后学习、作业。
截至目前,中飞院依据办学特色在线开放的慕课已达16门。其中,上线的通识课包括《国学智慧》《中西文化比较》等10门,上线的专业课包括《航空动力装置》《流体力学》和《空中领航》等6门。这当中也不乏“爆款课程”。比如,王可主讲的《飞行原理》《飞行性能》上线仅一年多时间,合计访问量已超过180万次,而图书馆馆长罗晓利教授开设的《飞行中人的因素》上线后,阅读量在短短的7个月内便达到99万次。此外,中飞院开设的空中交通管制系列课程、无线电陆空通话、ICAO英语等慕课的上线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的开放、及时、便捷等特点,既能创造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又能推倒大学“围墙”,使A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被B校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而缩小教学质量差距。中飞院的慕课建设和在线开放,将为中国民航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且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