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宋都笃 摄影报道:10月23日,中飞院与中航通飞在广汉机场举行西锐(SR20G6)飞机交付仪式。在学院院长关立欣、中航通飞总经理杨雷等领导的见证下,学院广汉分院院长何永威与中航通飞副总经理李东涛代表双方签署76架飞机的交付文件,中航通飞向中飞院转交了代表西锐飞机交付的钥匙模型。中航通飞、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广汉分院师生员工代表到广汉机场参加飞机交付仪式。
据了解,中航通飞自2011年收购美国西锐公司以来,坚持完善提高SR系列产品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该机型连续16年蝉联业界畅销活塞式飞机榜首,被誉为“空中宝马”。此次交付给中飞院的首批3架SR20G6飞机,拉开了该批飞机交付的序幕,后续将有70多架飞机将陆续交付。从2012年学院引进SR20飞机以来,该机型的平均单机飞行小时数已达6000小时、年均单机飞行达1200小时。目前,SR20飞机已成为学院初教机训练的主力,此次SR20G6飞机的顺利交付进一步丰满了学院训练机队的羽翼。 未来,随着76架SR20G6飞机的陆续交付、投入训练,学院运行的西锐机队将达到115架,成为全球最大的西锐机队。
中飞院直属于中国民航局,历经60多年来的建设发展,是目前飞行训练规模全球最大,在世界民航有较大影响力的全日制高校,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拥有初、中、高级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400余架,建设有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是全球最大的LEAP系列发动机培训中心,是CFM全球四大培训中心之一。 学院拥有国内最大、实力最强的通用航空维修基地辅助教学科研,是世界主流通航飞机制造商的授权维修中心,覆盖整机修理、发动机翻修和航空器部附件修理三大领域。60多年来,中飞院为中国民航累计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民航专业技术人才。
中航通飞近年来实施“聚焦•创新”的发展战略,主营业务涉及通用航空器研制、通航运营与服务、航空综合体、非通航工业制造等四大领域。目前,已形成全面覆盖商务飞机、私人飞机、多用途飞机、特殊用途飞机和浮空器等通用航空产品系列发展格局。随着西锐训练机队的有效运行,学院与中航通飞还将在飞机持续适航、航材保障和运行安全等方面建立更加深入和密切的合作。
关立欣表示,学院与中航通飞的合作由来已久、关系融洽、成果丰硕,今年5月中飞院-珠海中航飞校梧州训练基地的正式挂牌成立,更是将双方的友好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中航通飞作为民族通航制造业“领头羊”,与学院全方面合作积极助力民航发展,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西锐机队一定能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得更好,为国产通航飞机的成功运营竖起标杆、做好示范,为中国民航飞行培训事业和民族航空制造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雷表示,中飞院和中航通飞用实际行动为发展“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积极助力,充分体现了中飞院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本次交付的3架西锐飞机,拉开了西锐飞机批量国产化的序幕,具有非凡的意义。中航通飞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产品、准时的交付、优良的服务,中飞院选择SR20G6飞机,是中飞院对中航通飞产品和服务的信任,我们将全力为中飞院做好服务工作,保障飞机的使用,为航空飞行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广汉分院副院长张道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应对新老机型同场运行的状态,学院前期进行了科学的统筹规划以及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也为此次新机型的顺利交付奠定基础。
广汉分院机务一队队长杜川表示,为快速熟悉新机型各方面性能及维修任务,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全面保障新教机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的顺利投用。
广汉分院三大队教员毕鹏飞表示,很荣幸代表学院去参加SR20G6的交付试飞。通过这次试飞,感受到SR20G6作为初教机有很多优点,为飞行训练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此外,中航通飞于当日在学院举办了“校园日”活动,包含“中航通飞”奖励金捐赠仪式,扩大了奖励范围,奖励和鼓励优秀学生管理干部和优秀学子;还举办了中航通飞专场招聘会,来自组织所属单位的6家企业参加了现场宣讲,现场共向中飞院投放了62个应届毕业生岗位。

